来源:火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3-09 19:25:19
12月16日,央视《新闻调查》用40多分钟,深度聚焦素有“华夏第一钢村”美名的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以《永联的村与企》为题,记者以深度调查的形式,探究永联村村庄与企业几十年间如何共生共长,一起看完整视频。
如今的永联村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非流动人口已超过2.3万人,而就在半个世纪之前,地图上还没有永联村这一个名字,这里还只是长江边上的一片滩涂,但就是从这里诞生了一家全国500强的企业永卓控股有限公司。
在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中,论资源、论地理位置,永联村并不突出,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永联村的今天?
1978年,永联村还是一个从长江滩涂上填出来的新村,当年村里人均年收入68元,但村集体的负债却高达6万多元。
从1978年到1983年间,永联村的第一任书记吴栋材带领永联村干部群众发展养鱼业,还集合了村里的能工巧匠,办起玉石厂、水泥厂等小型加工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不仅一举还清负债,村集体还攒下了20多万元。
1985年1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兴办乡镇企业。从此,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而率先出发,已经攒下第一桶金的永联村则决定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当时,刚好有苏州钢铁厂的人来到南丰镇推销一台小型轧钢机。吴栋材听说之后却动了心思。这个大胆的想法再次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上级领导也不同意,给出的批示,就8个字:无米之炊,不宜办理。
批不到执照就借船出海,就寻求合资,没有技术就外出取经,披星戴月,4个月后投资30多万元的永联轧钢厂正式投产,永联村也拉开了第二次经济格局的调整。
此时的中国经济也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正如吴栋材预期的一样,钢筋等原材料十分紧俏,价格一路上扬,永联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期更是出现了市场倒挂的现象。钢坯比钢材市场价格还要高,轧得越多,赔得越多。企业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从轧钢到炼钢,永钢不仅结束了“找米下锅”的历史,还使公司实现了从单一轧钢向粘合型钢铁企业的飞跃。短短一年时间,资产就从16亿元增加到40亿元,永联村的钢厂转危为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制成为了乡镇企业生存下去的必然之选。2002年永钢集团也完成了第三次股份制改革。但此时作为村子和企业双重掌门人的吴栋材,却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更令人不解的决定。
“当时改制的时候,我记得我给村里留了25%,我说,全部改掉了,农民的地也没有了,村里面老百姓怎么过日子,如果说我给了他点钱,这一代人就解决了,第二代第三代人怎么办?”
后来的事实上,正是保留下来的这25%股份引导着永联的村与企,走出了一条属于永联特色的联合发展之路。
然而,中国钢铁消费下滑明显,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粗钢消费量将呈现震荡下降趋势。这一次,企业和村庄这对命运共同体要如何共渡难关?这条属于永联的村企联合发展之路又会通向何方?
为了应对行业冲击,永钢集团实施产品普转优优转特的战略。从原来房地产行业的粗钢转向新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中的精品钢材,产销占比已超过70%,而企业也在钢铁行业的颓势中逆流而上。
在永联村,从钢厂铺设出来的管道,通向了诸如水产厂、蔬菜大棚、粮食基地等各个场景,实现了降本增效。对于钢厂来说,这不是最经济的方式,但对于推动村里的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却带来了质的提升。
2013年,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村民委员会中剥离出来,专门承担发展集体经济的职能作用。如今下属公司近30家,除了传统农业,还包括建筑、苗木、安保、文旅等各个板块,而这些新生代的乡镇企业有的曾得到过钢厂的扶持,有些甚至孵化于钢厂。
随着集中居住,村民们结束了白天田间地头,晚上扛着锄头上楼的生活,大部分人选择将土地流转出来,这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要如何安置?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活到老干到老”的生活方式,又是否会被改变呢?
从2009年开始,永联村就建立了劳务合作公司,目前有员工500余人,主要解决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如果以一名刚满60周岁的老人为例,按照现行分配制度,每月能够得到1650元,每年共计19800元。
此外,每年大部分村民还能够得到两部分收入,分别是由房屋拆迁带来的每年3500元的征地基金,以及由集中生产带来的每年每亩1500元的土地流转金。
而根据统计,村里用于村民分配的收入从原来的1.1亿元提高到了1.7亿元。
“让老百姓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很好,但同时要转变我们村民的思想观念,当城镇化之后,农民他慢慢地习惯了一种生活,早晨散散步,晚上跳跳舞,永联老百姓的收入达到一定时候,他不需要再去额外弄一份工作,60岁以后再去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他没有必要了。”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