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火狐网页版
火狐网页版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科技创新

博山锻压厂的前世今生

来源:火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7-09 14:13:53

  博山锻压厂(山东华成集团前身)是 1956 年1月21日成立的公私合营博山钢叉制造厂,由顺兴、聚兴、福盛、华盛、荣盛、万祥、万顺七家私营烘工炉合并成立,位于博山大街报恩寺村 176 号,厂内共有 100多名职工,全部手工操作,生产方式落后,没有一点机械设备,主要生产钢叉、钢扒、铁撬棍、镰刀、铁锨、大锄头等。1959 年,人员发展到 391 人,主要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增添了车、钳、锻造、热处理等工种,改变了单一锻工生产的局面。1966 年,市重工局批准,改名为“淄博市博山锻压厂”。

  在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这里一度成为山东乃至全国内燃机连杆、气门等农机配套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五五”期间工厂第一台高速磨削机床 M1080磨床研制成功并成立七二·一大学,“六五”期间我国第一条连杆辊锻自动生产线建成、单材质自磨刃型钢型研制成功、95 型连杆锻件和节能 95 型柴油机进排气门实现批量生产……累累硕果。

  讲述了老工业技术相承、创新发展的故事,见证博山锻压厂勇立品类潮头、致力企业进步的初心,成全了国家大型二级企业的地位。企业被机电部列为机械电子工业部重点企业、第二批“工艺突破口”试点单位,获得省机械工业厅“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市机械系统优秀 QC 成果一等奖,与上钢五厂联营“沪博连杆厂”被机械部列为“工艺突破口”试点单位……荣誉加持,定格了华成历史上一幕幕辉煌的时刻,1977 年12月21日、25日,第一机械部部长周子健、国务院副总理先后亲临视察。

  让华成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当属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国有老企业的各种病征无一不在博山锻压厂的肢体上显露出来。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机构臃肿、管理涣散、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再加上农机市场大气候的影响,山东省内中小内燃机厂相继停产、破产,市场逐渐萎缩,无利可图的农机配件成了“鸡肋”,产品结构单一的博山锻压厂陷入了“不干没饭吃,越干越赔钱”的恶性循环。

  1994年,博山锻压厂的情况每况愈下,到了最低谷。工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部分工人歇业在家,为了糊口,有的人不得不操持起小生意,卖煎饼、擦皮鞋、修自行车……锻压厂成为淄博市远近闻名的“困难大户”。

  也正是这一年,33岁的陈维茂迎来了事业的转机。在结束了市委党校的学习之后,他被任命为自己工作多年的真空泵厂的党委副书记。从普通工人到车间主任再到厂领导,陈维茂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给淄博市机械工业局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空泵厂与锻压厂相隔不远,陈维茂经常从锻压厂的大门前走过。正处于风雨飘摇时期的锻压厂显得格外冷清和萧条。当时的陈维茂哪里知道,几个月后,自己未来的命运将和这家濒临破产的工厂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博山锻压厂厂长的候选名单中,陈维茂是最年轻的一位。淄博市机械工业局在经过反复考量之后,最终选择了他。陈维茂也由此成为淄博市工业系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厂长。

  刚过而立之年的陈维茂根本就没有考虑博山锻压厂的现实处境。9月份,在市委组织部的任命下达之后,陈维茂怀着“要干一翻事业”的浪漫主义理想走马上任了。

  上班第一天,他就意识到困难的严重。博山锻压厂已经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仓库里没有原材料储备,工厂帐目上仅余1万元资金,因技术改造和从国外引进设备而背负的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几乎喘不过气来。人心散了,员工们都在等待国家的安置政策,他们一致认为“锻压厂不可能活了”。

  陈维茂面临自己上任后的第一道关口。要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必须迅速凝聚人心,重振士气,恢复生产。在入主锻压厂的第二天,他召集全厂数百名职工开会,动情地向大家表明心迹:自己只身一人赴任,没有留任何退路,是来和锻压厂共存亡的。其破釜沉舟的决心至今令一些老员工记忆犹新。

  没有资金,陈维茂只好去找银行。“已经烂到骨子里”的锻压厂哪里还有什么信用,银行一听说是锻压厂的厂长来了,如同要见瘟神一般,避之惟恐不及。辗转反侧,终于托关系从信用社贷到了20万元,陈维茂也算扯起了自己的红旗,开始上路了。

  仅用一周时间,锻压厂就重新恢复了生产。职工们不得不对这位“小陈厂长”刮目相看。然而冰冻三尺,要想彻底扭转锻压厂严重亏损的局面,岂是易事?在未来三年,负债累累的博山锻压厂仍将是淄博市机械工业局和市领导的一块心病。而陈维茂一方面要闪转腾挪,尽力将工厂维持下去;另一方面,由他主导的一场暗潮涌动的内部整顿,将为锻压厂未来的大踏步前进打下坚实基础。

  陈维茂将山东华成集团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4年到1997年,“主要是打基础”;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以后,“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头三年非常艰苦,见效也不大。但我们根除了国有企业大锅饭的意识,牢固树立了市场观念,理顺了思路。这为后来的迅速发展准备了条件。”当时最突出的表现是,还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认为没钱向国家要,产品产出也由国家包销,有的是甲方的霸气,却没有服务客户的乙方意识。陈维茂于是把转变观念作为企业首当其冲的大事来抓。他当时在职工大会上讲:“都市场经济了,必须把旧的那一套彻底根除,让市场观念深入人心。”几年以后,华成上马真空泵项目,一没基础,二没经验,却硬生生在市场上杀出了一条活路,陈维茂总结说:“市场化的队伍才有战斗力。”

  1997年下半年,博山锻压厂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老产品终于做不下去了。陈维茂说:“两条路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条是抱着老牌子,守着老本行,干老产品;一条是摈弃老牌子,跳出老行业,上新产品,另闯生路。”在众多农机配套老厂纷纷破产的形势下,陈维茂果断决策,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成立了。

  博山锻压厂所在的淄博市博山区是中国泵类企业的重要集群地。泵业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备良好的配套基础、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政策优势。从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当地的泵类企业由2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包括德国西门子真空泵有限公司、日本荏原制作所等世界知名巨头均先后在此落地。

  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成立的时候,情况并不乐观,缺资金、少人才、无市场,相当于重新创业。陈维茂不是赌徒,但是他把仅有的一点家底全部投入了新型水环真空泵的开发和生产,“不干是死,干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当时厂领导班子就决定,索性搏一搏。”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几乎决定了山东华成集团的命运。1998年,水环线年,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了1.2亿元和1.02亿元。水环真空泵一跃成为华成集团的支柱产品。这一项目的成功,使企业最终摆脱了困境,同时有力地支撑了集团在其他项目上的扩张。

  2001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华成集团进一步拓宽产品结构,先后开发了三大系列50多个规格的渣浆泵等工业泵类产品。其产值和出售的收益从起步时的50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4210万元和3200万元,成为华成集团的又一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对内燃机连杆、气门等传统农机配套产品,陈维茂也没选放弃,而是针对其产品结构单一、技术上的含金量不高等弊端,进行了一次“农转非”的调整。先后压缩、停产了95系列连杆、气门等“农”产品,转而大力拓展云内动力4100、5100,东风朝柴6102,上柴6114等中、重型汽车发动机连杆。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了重点发展中、重型汽车发动机连杆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也使市场结构从过去为省内农用内燃机厂家配套,提升为国内知名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配套。2004年,华成生产的汽车发动机连杆锻件、连杆总成分别占至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的20%和10%。

  有人评价说:“山东华成是一步活,步步活。”陈维茂说:“重要的是走对那一步。”

  山东华成成功脱困的三宝归纳为:顺应市场的产品结构调整、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的策略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件法宝——人才则为华成的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用人机制上,陈维茂一贯奉行内部选拔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上任伊始,他没有轻易调整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干部,而是逐步在厂内建立起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拔机制。1997年成立泵厂时,企业急需一批懂得真空泵开发、生产、销售的专业人才,陈维茂先后通过种种渠道引进了专家6人,技术人才12人,并招聘了50余名大学生。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是陈维茂对自己的要求,他认识到:一个让各类人才心情愉快地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常胜不衰的秘诀。

  而华成的第三件法宝,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始动力。2000年以后,华成开始有计划地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陈维茂说:“改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盘活了资产存量,优化了资产结构,形成灵活快捷的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终于摆脱束缚,轻装上阵。”具体来说,其改制路线可概括为“三步走”:

  第一步,2000年7月,经博山区委、区政府批准,以职工出资买断公有产权的形式,将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改制为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

  第二步,在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成功改制的基础上,2002年5月,为适应渣浆泵等工业泵项目的开发生产规格要求,创建了淄博华成泵业有限公司;

  第三步,2003年,对企业母体原博山锻压厂实施破产重组,改制为博山华成锻压有限公司。

  至此,一个囊括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淄博华成泵业有限公司、博山华成锻压有限公司,涉及真空泵、渣浆泵和汽车发动机连杆三类产品的大规模的公司集团——山东华成集团诞生了。

  陈维茂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布局。当初,在为自己未来的“航母”取名时,陈维茂想到了“华”、“成”二字,取“中华成功”之意。同时,“成”与“诚”同音,因为他笃信:诚信才能长久。

  2004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出售的收益2亿元,利税1260万元,保持着近40%的上涨的速度。当年的“政府包袱”企业,已成为淄博市的纳税大户。

  然而,陈维茂显然并不满足。他说:“我们起步不久,还是一家小企业。”2004 年,这家“小企业”祭出大手笔,成立山东华成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于西过境路299 号建成二厂区,占地120 亩,为泵类生产基地。2009 年建成三厂区,位于张博路复线 亩,为精密减速机生产基地。

  现在的华成集团是一家集水环真空泵及液环压缩机、精密减速机及齿轮传动系统等高端装备产品研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装备制造业,有7家子公司,主流产品为水环真空泵及压缩机、精密减速机、渣浆泵、脱硫泵、清水泵及汽车发动机连杆,大范围的应用于港口、煤炭、冶金、石油、化工、制药、航空等领域。陈维茂曾激动地说:“新基地的建设是山东华成集团立足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将使我们的产品结构更为合理,生产更具规模化、现代化,为集团参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竞争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精益求精、追求至极的企业慧心。近年来,通过实施“大型舰船与海工装备用高性能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效真空成套系统技术改造项目”、高端发动机连杆智能改造项目等一批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提升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精密减速机加工车间入选淄博市智能车间。这源于一颗慧心,华成集团在传承传统技术精髓之上,锐意创新,以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力, 坚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趋势,目标“打造一座智能化、现代化精密齿轮箱智能工厂”,树立国内高端减变速机、齿轮零部件“行业标杆”,定标准、建质控、推品类,真正的完成引领企业共赢。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华成集团的产品为中国工业发展贡献了淄博力量。

  择其一事、踔厉奋发的企业匠心。六十七载华成春秋,它的辉煌是因为有一支拥有家国情怀、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的人才队伍,企业文化在当下不断传承、创新,用科技助力民族智慧,变化的是新技术,不变的是匠人心。企业成立了由国家级人才带领的研发队伍,有工程技术人员26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9人。同时,加强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聘请巴渝学者、重庆大学魏静教授,泰山学者、山东理工大学赵玉刚教授,江苏大学刘厚林教授,兰州理工大学张人会教授等长期担任公司特聘专家,共同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67年风风雨雨,华成的故事薪火相传,而华成秉承的工匠精神亦是坚守传承,传承的不止是技术精髓,同样也是华成人对品质始终如一的严苛要求。正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将品质和技艺的坚守百炼成优,成就了各类有效专利162件,其中发明专利22项;收获了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机械行业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超大型水环真空泵及其成套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怀瑾握瑜、笃行致远的企业雄心。华成集团见证着时代的丰碑,再现中国制造的魅力和韵味,它对于制造业及企业文化有着更直接的“表达”。目前,企业的传承之路行至关键一程,带着初心和使命,留住那一份乡愁匠心,为淄博工业增添底色、擦亮光芒。近年来,生产的水环真空泵产销量已连续二十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水环线%以上,为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生产的精密减速机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德国技术和人才,购置国际领先加工检测设备,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代表中国的世界一流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销往印度、俄罗斯、秘鲁、越南、印尼、赞比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格局蕴藏新机遇,新起点标记新征程。华成集团将奔跑在时代前列,坚定扛起使命担当,在老一辈华成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励下,努力拼搏、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汲取67年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让“老工业”的荣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马海燕 整理)

联系我们

联系人:何经理

手 机:13813676517

邮 箱:kefu@aipusengroup.con

公 司:火狐电竞网页版地址|官网首页

地 址: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漕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