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火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2-27 00:37:55
中国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发展,从“活动”向“项目”的延伸成为新趋势,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项目申报、项目比赛、项目创投、项目资助等等,也成为许多地区探索运作的新机制。为此,包括全国志愿服务项目评审、省市志愿服务项目评审以及各部门、各机构、各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评选,都从填写志愿服务《项目书》开始,逐渐进入初评、复评、展示、答辩阶段。《项目书》填写是否体现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特色、项目的实施水平、服务创新发展的活力等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能进入复评、展示。因此,看似简单的志愿服务《项目书》如何能做到“方寸之间、尽显精彩”就很重要。必须在扎实做好志愿服务的基础上,认真填写《项目书》,争取更多的领导、专家认可,更多的部门、机构支持,以获得更多更好的项目发展机会。我因为近20年来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乃至县区、镇街的志愿项目大赛评审、公益创投评审、文明实践项目评审、社会治理项目评选等,接触许多《项目书》,既看到有很优秀的项目介绍,也看到一些做得很实在的项目缺乏很好的介绍。为此,我结合历年来接触和了解的志愿服务组织在《项目书》填写方面的经验教训,概括出“十个要素”的关键,专门撰写文章分析,提供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参考借鉴。当然,更重要是能按规范做实做好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书》的第一个关键就是“题目”,如何将实实在在、长时间坚持开展的服务活动,整理和提炼出引起关注、获得支持的题目,确实需要一定的水平。目前,我发现志愿服务“题目”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简单地“将想法当作题目、将做法当作题目、将口号当作题目”。如“关爱留守儿童”的题目,就是将想法当作题目,因为全国都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志愿者有这种想法的非常多,不能仅仅简单表达就作为题目。如“牵手留守儿童”仅仅是做法,未能成为鲜明突出的好题目。又如“关爱儿童,一起行动”就只是口号,作为题目显得大同小异、印象不深。
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面对许多关爱流动留守儿童的同类项目,有一个《含羞草与小松树——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的项目脱颖而出,从初评专家到终评专家都给予较高评价,顺利获得全国金奖。这是适应2012年——2015年之间社会关注频频发生的留守女童受侵害事件,发动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自我保护的青春期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将留守女童比喻为“含羞草”,将留守男童比喻为“小松树”,题目即生动活泼,又非常贴切,同时志愿服务计划和内容比较详实系统,获得专家们较高的评价。其实,项目负责机构茂名市阳光365志愿服务总队,并不是非常有名气的组织,只是扎扎实实在山区农村为老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的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全国志愿服务大赛,用心确定题目,运用老百姓喜欢的“含羞草与小松树”比喻,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赞赏,成为优胜项目。这一案例可以启发参赛组织,要在“有想法、有做法、有口号”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出富有特色、富有感染力的题目,帮助项目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项目书中的团队介绍,一种原因是粗略地介绍志愿团队开展过的相关服务暨经验,另一方面是粗略地介绍志愿团队获得的荣誉和认可。目前,项目书填写中存在的主体问题:一是介绍机构或团队与志愿服务无关的内容占篇幅很大。如一些学校、医院、企业介绍机构发展历史及业务太多,与志愿服务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该主要介绍机构对于开展本项目最有支持价值的信息、资源等。二是对于团队开展过的志愿服务活动罗列很多,缺乏重点,干扰评价。应该挑选两三个与本项目相关,有利于促进服务的经验。三是对于团队荣誉堆砌很多,缺乏亮点。应该选取最重要的两三个荣誉进行介绍。总之,团队介绍的功能不是回顾机构或团队的全部历史,而是要展示支持和促进团队做好本项目的经验与资源。
近年来,志愿服务项目书申报的时候,对于“需求分析”逐渐重视,列出专门栏目让申报团队填写。但是,很多志愿团队不会填写,在表格中出现几种偏差。一是填写大量全国、全省同类问题的数据,如全国罕见病人数量,全国高龄老人数据等等,但没本地区数据,缺乏开展相关志愿服务的直接需求依据。二是用很大篇幅描述困难群体状况,或者社会问题现象,但是没有分析对于志愿服务的具体需求,存在“泛泛而谈”的状况。三是需求分析缺乏条理,仅仅罗列问题和现象,没有归类分析,无法让人了解需要什么样的志愿服务促进问题解决。在这方面,浙江省宁波市红领之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的“红星乡邻”项目就做到了“有焦点、有层次、有需要”,具体介绍比较充分和有说服力。
“红星乡邻”项目的产生,就是来源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如何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如何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的需求。2018年以来,红领之家热情参加脱贫攻坚工作,对口帮扶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罗子沟镇西碱村。一年后,红领之家发现,按照扶贫工作要求,提供扶贫资金、推广种养产业、做好助困助学等等,都认真配合达成目标。但是,如何发挥志愿服务的非消极作用,在“扶贫扶智、扶贫扶志”方面促进发展,仍然创新不足。这样,他们就在志愿服务专家的辅导下,策划“红星乡邻”项目,建立“三颗红星”的对接,即“书记对书记、党员对党员、青年对青年”。一是红领之家的28位来自各部门、各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志愿者,分组结对汪清县乡村党总支书记、驻村,义务开展传播新思想、宣传新政策、解释新制度、推广新措施的服务,提高乡村党总支书记的水平和能力。二是红领之家的8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中,挑选一部分优秀志愿者,分别与汪清县农村党员结对,提供思想引领和资源支持的服务,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认识、发展热情和进取能力。三是红领之家的团员青年志愿者与汪清县的团员青年结对,提供新思维、新见识、新创意、新时尚,促进乡村志愿服务发展和乡风民俗进步。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汪清县西碱村驻村接受了“直播带货”,为贫困村推销农产品的任务;但是缺乏网络在线营销理念和技术。宁波红领之家的书记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就出手相助,邀请青年网络红人做志愿者,向驻村传授直播带货、网络在线营销的知识技术。经过两地合作实践,西碱村驻村取得“吉林省直播带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吉林日报》等宣传报道。此后,红领之家还帮助汪清县成立“驻村书记协会”,互相交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生态环保的经验,一同推动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因此,“红星乡邻”志愿服务项目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浙江省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获得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银奖,还获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四个一百”中的“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奖励。这样一种把握准确需求、分析需求层次、不断推进服务的项目,就能轻松的获得专家们的关注和重视。
志愿服务项目书中的“项目概述”栏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价值。评审专家往往是从“项目概述”中,简单明了、简明扼要地把握项目的价值,考虑是不是给予支持。然而,很多项目书在“项目概述”填写的时候出现几种毛病。一是把项目概要写成项目意义,反复强调项目的重要性,但是看不出项目做什么。二是把项目概要写成项目过程,罗列大大小小的做法,没有重点,看不出思路部署。三是把项目概要写成案例介绍,列举服务过程和对象案例,缺乏概括提炼。因此,这些项目书往往被忽略。在这方面,湖北省的一个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生志愿者申报的《筑绿江城》项目填写比较好。这一个项目曾经参加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赛,获得专家重视和辅导,进一步参加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项目书填写不断修改完善,凸显特色和亮点。
“筑绿江城”志愿服务项目书在“项目概述”一栏的填写中,根据填写字数限制(一般是200字左右)、填写内容要突出(专家一字一句斟酌)的要求,主要撰写“小服务”和“大意义”。项目起源是学生志愿者发现周边社区居民春节购买花木盆景,节后却不知道怎么养植和处理。于是,志愿团队采取“上门问”、“阳台教”、“大家学”、“社区绿”等方式,不仅帮助居民护理花木盆景,而且吸引居民在养植过程中互相交流,促进邻里交往、活跃社区治理。后来,“筑绿江城”志愿服务项目推广到武汉市的其他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不同的团队定期为居民提供辅导和服务。由此可见,项目书在“项目概要”填写的时候,将项目针对性、服务特殊做法以及延伸发展等,用短短的200字予以介绍,给评审专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也获得关注和重视。
项目书填写的时候,要注意“项目概述”与“项目目标”的区别,“项目概述”是介绍项目特色和做法,“项目目标”是介绍项目预期目的与达到的成效。从各地申报的项目书看,填写中主要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项目做法与项目目标相混淆。有些项目书在“项目概述”的时候就提到一些预期目的,在“项目目标”中又回头写特色做法,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准确判断。二是将项目活动指标与项目目标相混淆,没有聚焦项目目的与成效。如一些项目书介绍多少志愿者参加服务、多少群众获得服务,多少乡村社区开展活动等等,却没有介绍预期带给服务对象的变化与收获。“项目目标”要突出收获和成效,如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候获得什么成长感受和体验;服务对象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预期生活状况发生啥改变,精神与心态发生啥改变等等。
在志愿服务项目评审过程中,我们正真看到一个来自宁夏吴忠市的项目“黑眼睛工作室”,在介绍“项目目标”的时候非常明确,非常有说服力。该项目由禁毒民警发起,吸引社会各界志愿者参与服务。缘由是抓捕贩毒人员的时候,发现毒贩人员被捕之后,家中未成年子女缺乏关爱和引导,易产生对社会的仇恨,留下社会隐患。为此,禁毒民警自发组成关爱和引导“黑眼睛”孩子的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对这些家庭的子女慰问交流,一方面提供关爱和温暖,让孩子们感觉社会没有抛弃他们,社会关心和帮他们,解决困难问题,促进生活改善;另一方面对这些家庭的孩子进行引导教育,解释其父母贩毒的危害性,抓捕的必要性,也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与人生观念,不走歪路、健康成长。并且,运用对毒贩家庭子女帮助教育的案例,反馈到监狱之中,对于促进贩毒人员接受教育、改过自新,也很有效。“黑眼睛工作室”志愿服务团队,介绍项目目标的时候既强调特殊性、针对性,也解释预期达到的“关爱帮助特殊家庭子女”、“引导特殊未成年人观念转变”、“促进服刑人员改过新生”等目标,让评审人员清晰了解,获得好评。所以,“项目目标”要注重体现志愿服务带来的变化,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等预期效果。
项目书设置“项目进程”的栏目,就是要了解申报评奖的志愿服务项目有没有实施的基础与可行性。正常的情况下,对于申报项目大赛或公益创投的项目都有“实施两年以上”的要求。也就是说,“项目进程(或项目进展)”主要介绍两年之中项目的推进情况,产生的效果,作为申报经费继续实施的基础条件。不少项目书在介绍进展的时候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介绍太笼统。比如说“从2006年开始服务——”,时间长、内容多,繁杂紊乱,与近期申报实施的具体服务关系不大。二是缺乏逻辑进展。星星点点罗列所有服务内容,没有这两年主要的服务项目推进及其成效,让评审专家感觉水平不高。三是“离题偏题”,有些项目书在“项目进展”中变成介绍志愿组织的发展,与申报的项目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一些问题都可能会引起评审专家的扣分。认真填写“项目进展”要把握三个关键:第一,紧扣“实施两年以上”的要求,一句话说明项目实施时间(两年、五年、十年)后,着重讲近两年实施类似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环节和取得效果。第二,紧扣“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即围绕这次申报的项目内容,着重介绍过去实施服务的时候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和资源。第三、项目进展的介绍要格外的注意逻辑进程,即逐步推进项目体现出专业的深化和水平的提高,服务效果和社会评价逐渐提升。
项目书的“创新特点”栏目对于填写的要求特别高,是体现志愿服务团队把握创新发展的水平。从一些申报书的情况看,“创新特点”填写的主体问题在于:一是将做法当作创新。不少申报书在“创新特点”栏目重复写开展关爱服务、做好助老服务、组织环保服务等等做法。这些是前面“项目概要”介绍的内容,在此处不宜累述。二是介绍创新特点没有特色,与别人雷同。如提出“开展服务需求调查”、“运用网络宣传”、“开展志愿者激励”等等,其他项目也做了这些事情,并非该项目的创新做法与特色。三是把握不住要点,随便撰写内容。如“获得居民赞赏”、“促进青少年成长”、“提高绿化覆盖率”等等;将效果、反响、评价等放到“创新特点”,但是并非项目的创新措施及其特色。这方面,在2020年的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的“秀全大妈”,提炼“项目特点”的经验值得借鉴。
“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项目在参赛初期,讲述项目创新和特色的时候就是“‘街坊大妈’参与社会治理”。在省赛及其辅导的时候,专家觉得这种概括太过普通,因为前几年就有“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志愿服务项目获奖,随后还有“创城大妈”、“龙岩大妈”等项目获奖,都是“街坊大妈”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项目,沿用这种元素就无法突出特点。这时候,志愿服务团队负责的人介绍“秀全大妈”有个特殊之处,主要是因为多年前这里建设大型汽车城,许多员工的父母退休之后从北方来广州生活,成为花都区的“老漂族”,也成为“秀全大妈”的主力军。这样,在广东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志愿服务团队将“老漂族传播新思想、老漂族展现新关爱、老漂族助力微治理”作为“秀全大妈”的创新特色,进行介绍和渲染,最终获得了评审专家的好评。为此,志愿服务项目要善于“在平凡处找亮点、在习惯处找特点、在细微处找焦点”,从而总结提炼创新特色,体现与其他项目的区别,提升吸引力。
志愿服务项目书中的“经费预算”栏目,有些志愿团体不知道如何填写或不认真填写,导致出现种种问题,从而在评审中被挑出毛病,影响评分。为此,要格外的注意几个维度:一是项目预算要仔细和合理。有些项目书的经费预算,总经费是一个数目,分项汇总是另一个数目,两者之间不对等。评审的现场专家用手机汇总一下就会发现这一问题。因此,填写的时候肯定要细心复核。二是项目经费预算内容一定要符合财务规范和八项规定要求。一些项目书不了解财务规范和审计要求,填写时出现不规范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如志愿者参与服务过程的“误餐补贴”不能以“聚餐”、“就餐”等说法进行填写;带残疾人士、留守儿童“游览城市建设成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不能用“旅游”等字眼表述,“一字之差”都会引起评审专家的批评。三是要区分志愿服务项目经费和慈善项目经费。有些项目申报书在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预算的时候,购买书包文具赠送给山区儿童的经费占到申报经费的70%以上,立即被评审专家提出质疑。因为,慈善项目可以将80%及以上的经费用于购买捐助物资;但志愿服务项目的经费大多数都用在志愿服务服务过程、与服务对象一起活动、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激励等等,用于购买物资捐赠的比例一般不能超过30%。四是要注意区分项目实施总经费与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经费的区别。有些项目总体上可能是社会公益项目、公共文化项目或社会工作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或者爱心企业支持的经费很多,总费用达到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在志愿服务申报书中做出几十万、几百万元的经费预算,就让评审专家无法区分哪些是公益慈善经费、社会工作经费或志愿服务经费。因此,在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书填写的时候,要注明本项目总经费多少(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其中涉及本次项目志愿服务专项内容经费预算两万元(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费用两万元,项目可以以此为标准制定经费预算),使用在哪些服务环节,使用如何规范合理。总之,项目书的“经费预算”栏目恰恰体现志愿服务团队的科学性、严谨性,要非常认线、网络运用要有效
志愿服务组织“触网”、“上网”、“用网”成为大趋势,为此近年来各类项目大赛、公益创投都列出“网络运用”的栏目,要求申报团队填写。目前,有些志愿团队忽视这一要求,栏目出现空白或填写过于简单;有些志愿团队采取应付态度,罗列一些无关的内容等,影响评审专家的打分。我们大家都认为,对于“网络运用”栏目,志愿团队一是要重视,二是要认真,三是要如实,四是要填写好。第一,“重视”就是不仅仅填写的时候考虑网络,而且促使志愿团队开展服务活动的时候,也注意运用网络扩大影响、争取资源。第二,“认真”就是填写的时候要仔细回想志愿团队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直播、B站等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影响的情况。第三,“如实”就是不要夸大其词,胡乱填写尚未做到或者不着边际的网络元素,让评审专家一下子就看出是造假或者虚夸。第四,“填写好”就是扎扎实实回顾团队运用网络促进服务的一两个做法,或者未来计划运用网络提升服务的一两个构思,认真填写能够赢得评审专家的认可。这方面,北京“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树立很好的榜样。
北京“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项目起源于遇到的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志愿者张佳鑫等前往社区,为老人开展一般性的志愿服务,并没有受到老人的欢迎和好评。他们仔细了解,发现老人们觉得服务“太肤浅、太一般”。为此,张佳鑫等学生志愿者就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智慧助老”服务,从深入社区教老人“上网、游戏、淘宝”开始,为老年人培养网络生活的技能,促进老年人与孙子孙女的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老年人掌握网络技术,知道更多社会信息之后,又激发出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发挥余热”的热情,“夕阳再晨”志愿团队继而探索网络助力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营造志愿服务、生态社区志愿服务等等,充分的发挥社区老人、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在这里,“网络运用”不是摆设或点缀,而是切实提升志愿服务项目水平,创造志愿服务魅力的重要手段。
传统社会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今社会则是“好货也要会吆喝”。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要善于做好宣传推广,善于与传播媒体合作,善于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为此,项目书增加了“媒体宣传”的栏目,要求申报团队填写。我们评审的时候发现,有些志愿团队不善于填写,将大大小小的媒体、网络报道都填上来,非常凌乱,效果不佳。特别是一些不大不小的新闻媒体报道如市县级报道的“豆腐块”小新闻也填写了很多,没什么作用。在这里,志愿团队要把握重点填写的“媒体宣传”内容:一是重要媒体,如国家级媒体或网络,省级媒体或网络的报道,即使只有一两篇也要填写在最前面的位置。二是抓住志愿团队和服务项目特色亮点的新闻媒体报道。不论是哪个等级的媒体、网络,如果有一两篇报道的题目,突出展示该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特色、社会效果等,就要抽取出来,重点填写。三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新闻媒体报道,即注重反映社区群众、农村群众对志愿服务项目好评,对志愿者好评的报道内容,即使是镇街、乡村的媒体、自媒体、网站登载,也要作为项目书的材料。这些“土气”、“接地气”的新闻媒体报道能够增加评审专家对志愿服务项目的认同感。志愿团队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重点,挑选六七篇新闻媒体报道介绍目录,并且挑选两三篇上传内容即可。如果志愿团队或项目,获得新闻媒体的许多报道,可以在栏目前面写一句话,“本项目两年来获得媒体与网络多少次报道,如50多次,100多次等,这里仅列出六篇重点的新闻媒体报道目录”。这样,项目书的“新闻媒体报道”栏目,填写内容既有丰富性,又精炼突出,便于评审专家阅读了解。
全国和各省市、县区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投活动等要求各异、做法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基本规律和共同特点。我们结合长期从事评审工作和辅导工作的经验,提出志愿服务团队填写项目书的十个要素,介绍填写的思路和方法,特提供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参考借鉴。